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向时乐求解
时乐的跟帖中,设计了一张图。很新颖,意味深长。这是一张路线图,又是时间表。有苦恼和烦恼,转了一圈,还得回到原点。化解为无烦恼,无苦恼。聪明人少绕圈子,愚钝的人走了弯路,折磨和折腾自己。划不来的——是这么解释麽?
回金山大哥:
这个图是我在微信里看到的,觉得挺有意思,就保存了下来。
我的理解是这样的:这里所说的“担心”,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产生的焦虑和纠结。图中表达了三个层次: 第一,你的生活中有什么烦恼吗——没有——那当然就没有什么焦虑和纠结——那就好好过你的日子呗;
二,如果有——能解决吗——能解决——那还焦虑和纠结什么;
第三,如果有——能解决吗——不能解决——既然你解决不了,就放下吧——那还焦虑和纠结什么!总之,生活中不必有那么多的担心。
当然这个图很简单,我解释的也很简单。但是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,很多生活中的担心、焦虑和纠结,是我们强加给自己的,对解决不了的问题,我们如果退一步,放一下,想开点,就能减少很多不愉快。像章力所说的误会的事情,有时候是解释不清的,或是越解释越误会,如果这样,不是给自己徒增烦恼!那么,索性就放下,不解释,一是时间会说明一切,误会你的人会慢慢了解你,另外,真正的知情人会帮助你解释的。这样处理,还有什么烦恼呢——这就符合图中的第三点办法了。
由此我想到有一个理论,叫“A B C 理论”。讲的是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是“A",由事件导致的结果是“C”。比如一位领导退休了(A),退休后精神很不好,得了抑郁症(C),我们通常会认为是他的退休导致了抑郁。但是,为什么其他退休的人没有抑郁呢?显然这个因果关系不是必然的。那么是什么导致的呢?是“C”——评价——对这个事件的评价在发生作用。比如:“退休啦,权力就没啦”、“退休啦人生就快结束啦”等等,是这些评价“C”在起作用,导致的抑郁。
仔细想想,我们生活中很多烦恼、误会都是这样产生的。比如“退休”就是个客观存在,人人要经历的,本身没有任何意义。意义是我们加给它的。你赋予它什么意义,它就带给你什么情绪。如果你认为退休是“生命不再有用了”,你必然沮丧;如果你认为退休是“一段自由的新生活的开始”,你就欣喜。如果你不把事情想复杂的话,事情其实就这么简单。章力讲到的mm的事情,就是她自己对发生的事件产生了负面评价,又不肯放下的结果。
至于章力自己在病中的独自的挣扎和坚持,我倒是认为,人在无助的时候,要学会求助。家人、朋友和社会上的助人机构都是我们的社会资源,是我们的求助对象,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。章力是开朗的,明智的,她有能力自我调整,否则,结果也许会像mm那样患上严重的抑郁症。
说了这么多,其实就是一句话:烦恼是我们对事情的负面评价造成的,遇到问题,一是要善意理解(积极的而不是负面的评价。其实对一件事情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评价,找一种能让你高兴的评价试试看,你的心情绝不会难受),一是要正向表达,。如果解决不了,就尽量放下,“退一步海阔天空”嘛。
六十多岁了,“耳顺之年”。还有多少想不明白的事呢?只要不触碰道德底线,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、退让。纠结的结果,只能是自己不痛快啊。
谢谢金山大哥和建生的理解。谢谢金山大哥还记得当年那个游戏。在那个游戏中,那个看起来乱七八糟缠绕不清的“人扣”,大家对能不能解开它是将信将疑的。但是在目标一致的动力下,大家先是慢慢放松,腾出一定空间,然后有的人抬手,有的人退让,有的人蹲下让别人从身上跨过去,然后大家都在观察下一步应该怎么做,七嘴八舌出主意,最终胜利地解开了那个“死疙瘩”,试想如果没有妥协和合作,那个扣能解开吗?我个人非常喜欢那个值得品味和回味的游戏。
时乐 2014,5

|
|